張飛創意行銷有限公司LINE官方帳號改版收費、Messenger政策大改,善用即時通訊行銷保留你的流量紅利

 
  •  

    近幾年來隨著網路廣告流量紅利的逐漸消失,LINE@生活圈和Facebook Messenger成為商家經營客戶、推播廣告訊息的重要管道。因為相較於在付費廣告平台競價,LINE@和Messenger等於是一個商家自有的免費廣告推播頻道,而且推播對象是願意加入LINE@的好友或曾經在Messenger互動過的粉絲,相對也會是較為精準的客群。

    然而正因為大批商家的湧入經營推播,消費者的LINE@和Messenger被大量廣告訊息充斥,可能導致用戶體驗不佳而封鎖、甚至降低使用的黏著度。LINE和Facebook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紛紛祭出平台的重大政策變革。

    LINE@升級LINE官方帳號2.0,訊息全面以量計費

    LINE@生活圈在2019年初宣布LINE官方帳號2.0計畫,從4月18日起申請的即為新的LINE官方帳號。兩者最關鍵的差別在於,原本LINE@只有免費版有每月1,000則的訊息數限制,付費版則都可以無限量發到飽;但升級後的LINE官方帳號2.0免費版每月訊息數降為500則,而付費版則全面改以訊息量計費。

    換句話說,LINE@改版後每一則群發訊息都要收費!而且從2020年3月開始,原先LINE@生活圈用戶都會強制升級,因此原本習慣大量推播、廣撒訊息的經營者,勢必要改變使用習慣,認真篩選推播對象、降低推播頻率,否則行銷費用將大幅暴增。

    Messenger從「24+1」到取消「+1」,推播訊息大幅限縮

    由於LINE@的改版收費,讓許多商家把免費訊息推播的希望轉而寄託在Messenger上,但...現實的世界往往事與願違...XD

    其實Messenger從2018年10月就公布了聊天機器人的「24+1」政策,也就是機器人在和用戶最後一次互動的 24 小時內可以無限次推播,但超過 24小時後就只能再推播 1 則訊息;如果用戶仍然沒有互動,就不能再推播訊息,直到下一次用戶有互動。

    而就在今年8月底Facebook公告,這項「24+1」政策的「+1」將在2020年1月15日取消;也就是說,當你推播訊息給粉絲後,若在 24 小時內,粉絲沒有與你互動 ( 包含 點擊按鈕連結方塊 / 快速回覆 ) ,你就再也不能推播給這個用戶。

    此外,原先有三種粉絲頁可透過申請「訂閱訊息」,不受到 24+1的限制推播訊息給用戶,包含:「新聞時事」、「生產力」及「自我追蹤」,但在2020年1月15日,將只剩下「新聞時事」這個類別能申請。

    簡言之,在Messenger推播政策大幅限縮後,經營者發送的訊息必須能吸引用戶互動,才能夠持續推播訊息,否則就要透過付費廣告才能觸及用戶。 

     免費群發不再,即時通訊行銷的下一步?

    不論是LINE@改版的以價制量、並同步提供簡易的分眾工具,還是Messenger推播政策的大幅限縮、迫使經營者必須設法吸引用戶互動,都昭示著通訊平台業者的共同目標:回歸商家與消費者的健康互動!

    至於商家如何因應這樣的變革呢?可以朝以下兩個方向努力:

    1. 釐清消費者輪廓,分眾精準行銷

    沒有人會對「和自己毫不相關的訊息」產生好感、甚至願意互動。對經營者而言,沒有把訊息發給對的人,不但是訊息的浪費,更容易造成被封鎖的風險,因此必須要能了解用戶的輪廓,仔細篩選訊息推播的對象。

    改版後的LINE官方帳號和多數Messenger聊天機器人都有提供簡易的分眾工具,例如可依據性別、年齡、加入時間等進行初步篩選。但若要真正做到分眾精準行銷,就必須仰賴更多第三方API提供的外掛功能,透過自動或手動貼標記錄用戶的特性、喜好,利用標籤管理來做好分眾的訊息推播。(如何做好分眾看這裡

    2. 優化訊息內容及服務功能,增加用戶黏著和互動

    不只要慎選推播對象,訊息內容也很重要!比如:吸睛的圖片素材、帶有按鈕的訊息格式、甚至搭配互動遊戲的內容設計,都是吸引用戶互動,進而能從互動軌跡中透露更多用戶輪廓的方式。

    此外,除了主動推播訊息,如果能在帳號經營中增加更多服務功能,如:常見問題、產品訊息、實用資訊的查詢,甚至結合預約、購物或其他品牌會員服務等,都是能夠吸引用戶使用、主動互動的有效方法。

    綜合來看,面對兩大通訊平台的政策變革,經營者日後勢必得付出更多經營的心力。但若要在兩者之間比較取捨,由於LINE相對有更高的用戶涵蓋率和黏著度,且LINE官方帳號的訊息推播雖然要計費,但還是比較有主控權(不像Messenger必須取決於用戶的互動才能推播),並且能透過圖文選單加上外掛模組,提供多元服務功能。

    危機就是轉機!建議商家可以趁著兩大平台這一波的改版變革,重新思考規劃自家的即時通訊行銷布局,因應平台的改變找到最有利的運用方式。

Related Items 相關產品

回列表